看牙 14 年,我花了 10 万块
「有多疼?」
有人这样形容拔牙的感受。
马德堡半球实验
图片来源:网络
很多人都对看牙充满了恐惧,除了疼痛的记忆外,无论是医疗器械运转起来的声音,还是牙科里奇怪的气味,都足以让不少人望而却步。
对牙科的恐惧甚至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。它被称作「牙科恐惧症」,症状表现为治疗前和治疗期间的紧张、焦虑、恐惧,比如心跳加快、血压异常、出汗、肌肉紧张、面色苍白等。
一项关于牙科恐惧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,关于牙科操作的焦虑患病率约为 10%。
从 9 岁起就「常驻」牙科的泡泡说,每次躺在牙科椅上,即使已经打了麻药,感受不到疼痛,但听到电钻磨牙的声音,还是会手脚发凉、心跳加速、浑身发抖。
今天,我们找了几位牙科的「常客」,来聊一聊他们的看牙之路。
图片来源:123rf.com.cn 正版图片库
看牙「老江湖」,治疗时还会浑身发抖
@ 泡泡,23 岁,看牙 14 年
泡泡与牙科的初次相遇发生在 9 岁的时候。
换牙那几年,因为年纪还小,泡泡没少吃甜食,再加上父母不是很重视她牙齿的清洁,很快,她的牙齿就出现了问题。
第一颗疼起来的牙是左上方的臼齿,如果用舌头去舔,能感受到牙齿上有个洞。一次,泡泡凌晨 4 点被痛醒,不自觉地吸了一下,瞬间整个大脑都像触电一样,传过一阵痛感。
拖了一个月,泡泡终于被妈妈带去看牙医。那是她第一次去牙科,在模糊的记忆里,她「被牙医姐姐拿着一个很大很大的机器钻牙齿」,可能是不小心碰到了神经,「那一瞬间整个人都痛到要死了」。
自那以后的十几年里,泡泡对牙科产生了深深的恐惧。每次去看牙的时候,她都会早早等在门口,然后硬生生从早晨拖到中午,等到所有人都看完了,再慢慢挪到椅子上。
图片来源:123rf.com.cn 正版图片库
大三那年,泡泡第一次拔牙,拔掉了左上方倒数第二颗。躺在椅子上,她乖乖张开嘴巴,等着医生注射麻醉剂,觉得痛感「还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」。
直到几分钟后,麻醉剂开始起作用,医生拿出了一个小型的「老虎钳」,坐在她面前,甚至哼起了歌,泡泡的内心「几乎是崩溃的」。
开始拔牙的时候,医生一边嘟囔着「真难拔」,一边不断用力。
「从医生的动作中,我能感觉到他在用很大的力气。」泡泡回忆道。
大约十几分钟后,拔牙结束了,泡泡咬着棉花从椅子上起身,哭丧着脸。牙医指了指托盘里沾满血迹的牙,让她仔细看看,泡泡慌忙闭上了眼。
「其实打了麻药之后,我就没什么感觉了,但是听到器械的声音,闻到药水的味道,还是会心跳加速,眼睛紧闭,一动也不敢动。」
泡泡觉得,看牙时最可怕的其实还是心里的感觉,因此医生每进行下一步动作之前,她都要问一下「要干嘛?痛不痛?」
但即便是这样,每次看到溅出来的血迹,她还是会觉得自己像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。严重的时候,甚至会躺在椅子上发抖。
图片来源:123rf.com.cn 正版图片库
看牙时,偶尔会有其他患者问泡泡:「你还这么小,牙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?」
这时候,医生总是告诉别人:「人家是老江湖了。」
然而,直到现在,每次一进诊疗室的门,「老江湖」泡泡还是会浑身冒冷汗。
不过幸运的是,在牙上花了大约 10 万块钱后,她的牙已经很少疼了,因为「该做的牙基本上都做了,现在嘴里原本属于我的牙可能不超过十颗。」
做完根管治疗,我手动合上了下巴
@ 乔伊,22 岁,看牙 15 年
乔伊的漫漫看牙之路始于 6 岁:「最开始是因为换牙,后来开始有龋齿,再后来陆陆续续做了三颗牙的根管治疗、做了正畸、拔了智齿,自己都数不清有多少次了。」
比泡泡幸运的是,乔伊儿时的看牙经历要温柔许多。乔伊记得,小时候去看口腔医院的儿科,会有一个小玩偶挂在灯上,医生的语气也很温柔,「简直是看牙时唯一的慰藉」。
13 岁那一年,乔伊去做了口腔正畸。她还记得刚戴上牙套的那一周,无论是吞咽还是喝水整口牙齿都会感到酸痛。
「想象一下你的牙都要断了,但是必须要嚼花生的感觉。」
图片来源:123rf.com.cn 正版图片库
体验过牙科的一系列操作,乔伊至今最害怕的还是根管治疗。
第一次做根管治疗的时候,虽然打了麻药,但当医生把工具插进牙齿进行清理的时候,她还是感受到一种「深入骨髓的痛」,一瞬间就哭了出来,「感觉半张脸都麻了。」
「就像一下把一根针插进指甲缝里,还一直捣来捣去……」
乔伊最难忘的一次看牙体验依旧属于根管。因为牙根发育不良,医生需要将她的牙根一个一个打通,还会时不时地碰到神经。
两三个小时的治疗过程里,乔伊一直张着嘴,期间还要不停地去拍片子。因为不能好好吞咽,她的口水止不住地流出来,「真的太狼狈了。」
最后从牙科椅上起来的时候,乔伊惊讶地发现,因为张嘴的时间太长,下巴合不上了,于是自己手动把下巴推了上去。
图片来源:123rf.com.cn 正版图片库
如今,乔伊的嘴里还留着一颗智齿,「做好心理准备就去拔。」
除此之外,因为牙齿有一点变形,她又动起了正畸的心思,「在考虑隐适美,等我攒够钱就去做。」
摘掉牙套,终于敢放肆大笑
@莫离,33 岁,看牙 2 年
莫离的牙很少出现龋齿的问题,但她属于天生「反颌」,也就是俗话所说的「地包天」。
从 3 岁多上幼儿园开始,莫离就意识到自己的牙和别人不一样,但是当时年纪小,并没有什么概念。
直到五年级的时候,由于学校合并,她去新学校见到新同学,被不认识的男生大声嘲笑:「你们看她长得好丑!」
初中的时候,莫离曾想去做正畸,父母却不同意,觉得没有必要。直到工作以后,结婚生子,她想着「去给孩子开家长会,不能让孩子因为妈妈的牙齿被嘲笑」,才在 31 岁那年下定决心做了矫正。
刚开始正畸的时候,莫离戴了三个月的扩弓器,每次加力之后,半夜都会疼醒两三次,吃饭时间也要控制在半个小时之内,以免扩弓器戴不上。
图片来源:123rf.com.cn 正版图片库
戴上牙套以后,她需要用橡皮链和结扎圈加力,「牙疼到脑子也嗡嗡疼」。一次复诊后,直接牙疼到什么都吃不下,勉强吃了一个枣,「就像挨遍了酷刑,全靠冰激凌续命。」
今年 1 月份,莫离打了支抗钉(一种微小骨钉,用来精确控制牙齿移动),因为会磨嘴巴,她在这三天里用掉的正畸蜡几乎比之前一年用的两倍还要多。
「刚打上的前几天基本都是在痛不欲生中度过的,幸好后来就适应了。」
两年里,经历了拔牙、扩弓、打骨钉、戴牙套这一系列流程,莫离终于收获了一口整齐并且咬合正常的牙齿 ,顺便还解锁了到任何地方都能在卫生间刷牙的技能。
「一路各种酸甜苦辣,虽然甜比较少,但还是觉得太值了。」
正畸前的牙模
图片来源:受访者提供
正畸之后的莫离
图片来源:受访者提供
戴上牙套之后,因为担心不好看,莫离就很少笑了。
摘掉牙套的这一天,她对着镜子傻笑了很久,甚至还有点不习惯,会习惯性地兜着嘴唇,怕被牙套挂住嘴巴。
她还认真地发了一条朋友圈:
钢牙君告别了!陪了我一年零八个月,575 天,折磨我却也帮助我变好,虽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,但是终于可以放肆大笑了。
提起口腔科,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带着口罩的医生、震动着发出「嗡嗡嗡」的声音的电钻、难闻的消毒水和药物混合在一起的味道,以及难以忍受的疼痛。
但实际上,这些年来,口腔科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,牙医们也做了许多改进,力求创造更温和的就医体验。
接受牙科治疗时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也与个人体质密切相关,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感受到剧烈的疼痛,因此没有必要有太多的心里负担。
如果害怕看牙,可以试着在就诊时戴上耳机,听一些熟悉的、舒缓的音乐,缓解紧张,也可以多和医生沟通交流,了解治疗流程,及时表达自己的需求。
毕竟,想一想牙疼时吃不好饭、睡不好觉、说不了话的痛苦,就会发现「及时治疗」才是王道。
最后,这里有几个护牙小 tips:
坚持早晚刷牙、使用牙线或者冲牙器可以很好地保持口腔卫生。
每半年至一年洗一次牙。
如果出现牙痛、牙龈出血等症状,一定要及时就诊。
本文经由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医师 何剑亮 审核
— 参考文献 —
[1] Doerr PA, Lang WP, Nyquist LV, Ronis DL.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ental anxiety. J Am Dent Assoc 1998; 129:1111.
策划 CC
责编 罗布君
封面图来源 123rf.com.cn 正版图片库
看牙怎么这么贵?杂谈口腔行业的暴利,粗解口腔门诊的成本(1)
前言:
我是一个三年的口腔设备、器械、材料的业务员,从我的角度给你分析口腔门诊从医生培养到门诊运营的各项成本,中间会附带我们销售的材料价格和简短的讲解。
口腔的暴利将分成三个部分依次分享:
一:口腔医生的培养成本;
二:门诊的设备筹备成本;
三:门诊的日常材料成本。
一、口腔医生的培养成本:(其中会对其他技术性本科生收入进行对比)
看完的盆友,如果你有小孩,你绝对不会让她选择口腔医生的行业哦[捂脸]
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三年忽略,医学类本科是五年,6岁读一年级,本科毕业23岁,如果你是985、211大学电子计算机毕业,你可能进去华为工作一年了,第一年薪20万,第二年应该可以提升到40万了,如果您是普通技术性(指电子计算机、通信、计算机软件)本科毕业,进了一般性公司,稍微努力一下,你第一年年薪15万问题不会太大,第二年年薪上20万应该不是什么难事,然而口腔医生毕业以后在公立医院或者民营评级医院先得实习一年,因为这是考取《助理医师执业资格证书》的前提条件,实习工资能养活自己就很不错了,存款那是不可能的呦,而普通技术型毕业的人,两年时间说不定已经存款有20万以上了,差距立竿见影!!!
考取了《助理医师执业资格证》之后,继续实习两年,因为有助理医师的证书了,实习可选择性就宽了,那么你可以选择进去民营口腔,收入会有明显的增长了,深圳地区助理医生底薪是8000左右,然后按提成计算,提成一般是10%左右,那么助理医生能做些什么呢?洗牙、涂氟、窝沟封闭、补牙、简单的门牙拔除这些,根管治疗是做不了的,因为根管治疗相对复杂,而且你一个新手,前面基础的就够你学习好几年了,比如仪器设备的使用、各种牙科器械的识别和使用等等。
第三部分我会单独讲解仪器设备、器械和材料,目前我们公司经营的口腔方面的各项产品大概有1.5万种左右,常用的大概有500种左右,你想想,如果你是口腔医生,看到这么多需要使用的设备、工具和材料,先不说你能不能熟悉,你会不会疯掉还不能确定,放两个种植器械套装给你们看看:
种植器械29件套
种植基台器械套装
回归正题,一般助理医生最开始能做的都是一两百块钱的项目,如果是洁牙,一个深度洁牙,168块钱,时间是半个小时,也就是半个小时提成16.8元,这也就比富士康临时工工资高一点点,就算一天洗10口牙也就168块钱提成(因为没有这么多牙洗),一个月5040块钱,加上底薪也就1.3万左右,而对于其他技术性的本科生,你已经从业4年了,在电子计算机、软件领域,属于资深研发工程师了,非常优秀的,比如在华为,年薪上百万了,一般的公司,年薪上四十万了(参考自己在深圳做通信设备时候的RF工程师朋友,和她们聊天得知,21年深圳这方面招人起薪30K一月),然而口腔医生,年薪刚上15万,好,实习满两年了,如愿考上了《执业医师资格证》,然而你已经26岁了,你以为收入翻倍了?NO,底薪增加到了1万到1.2万,提成不变,你以为可以开始做其他复杂牙齿病例了?NO,这个需要自己报读市面上各种口腔类成长班,基本上一个课1000块钱1天左右,一个根管治疗的课程大概学习7天左右,而且还只会皮毛,其他时间就得死乞白赖缠着主任医生教你。
当你好不容易学习了完了根管治疗,你以为就完了?等着你的是智齿拔除课程、贴面与嵌体课程、牙周治疗课程、美白修护课程、义齿、冠桥课程等等等等,这里的学习费按照一个项目各种费用一万,这里就是大几万,这么多技能,从0到10,怎么也得3年吧,好,你已经将近30了,当你学习了这么多技能以后,应该可以暴富了吧,对不起,你的综合薪资不会超过2.5万,因为底薪不变,提成不变,治牙不是生产线,一天可以看几千个,一个医生一天正儿八经也就接诊五个患者左右,上午两个,下午两三个,年薪不会超过30万,然后同技术性的本科生,非常优秀的已经实现财富自由了,一般般的也可能在一线城市买房、娶老婆生小孩了,而你!!!是不是想着辛苦两年可以首付一个小三居室了,你特么做梦吧[笑哭]。你以为学习旅途就完了?接下来等着你的是正畸学习,一个系统性的传统正畸课程30天左右,费用2.5万左右,一个隐形矫正课程20天左右,费用2.5万左右,一个种植课程30天左右,费用3万左右,看到这些数字有什么感想,我特么前几年辛辛苦苦赚的钱又特么交学费了!!!
一个全能资深的口腔医生年龄是35岁之后,做的比较好的,月收入3到5万,达到五万的非常少,3万的居多,只是技术更专业了,普通的患者需求你就不会做了,比如你会专做矫正,或者专做种植,工作会比较轻松了,时间会比较自由了,做得非常优秀的,就是年纪四五十之后,到处给医生讲课,或者到处飞刀,但是年收入也是在100万左右,但是其他技术性行业,非常优秀的,到了这个年龄已经退休了,你说有多可怜[捂脸],当然除了中彩票的几率部分人成了大的连锁机构总经理或者老板,这脱离了医生的职务范畴了哈。
但是医生也是有优势的,就是永远不会失业,计算机、软件和通信类技术工程师到了三十岁就开始被优化了,但是口腔医生只要你眼睛看得见、手能动那你可以干到六十岁,甚至七十岁,另外医生还是受社会尊敬的职业,前提是你能耐得住性子,能持之以恒的学习。
这就是口腔医生的一生,也是口腔医生的成长成本,家里有想学医的孩纸,慎重再慎重,因为医生在没有成为主任医师以前,是没有节假日的,节假日是她最忙的时候,如果是打工,每个月最多休息四天,因为我本身不是从事这个医生,很多专业的、细节的地方肯定讲的不详细,有医生盆友可以留言补充。
下一章,分享一个口腔门诊的设备筹备成本。
相关问答
我是一个老太太为什么还天天想做爱呢是不是病_千问健康
我是一个老太太为什么还天天想做爱呢是不是病_千问健康